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支持。
近年來,更多金融要素資源投入民營企業,適應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的組織架構和產品服務逐步健全,股、債、貸融資渠道進一步暢通,為潤澤民營企業、激發成長動能帶來更多金融助力。
多方發力,民企融資現暖意
走在大連長興島的恒力石化產業園,一個現代化綠色石化園區映入眼簾,從煉油到化工,各種物料通過管廊緊密連接,形成“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模式。
“2010年,這裡還是荒山灘塗,如今,我們建成了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石化園區,已建成的3家企業全部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雪芬說,公司快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機構的長期支持。
提供支持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銀團貸款,支持原材料進口的流動資金貸款……中國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持。
這是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縮影之一。金融活水潤澤民企發展,多項融資數據呈現暖意:
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2%,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超20%;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累計授信超10萬億元;滬深交易所2024年支持民企發行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融資超4200億元……
向好數據的背後,是各地區各部門協同發力,精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合力不斷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