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戰略意義
http://www.crntt.hk   2025-10-06 16:37:43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網評: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戰略意義

  來源:大公報 作者:姚志勝(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經民聯日前發布“香港基礎教育產業化研究報告”,提出推動香港教育產業發展的五項建議。筆者認為,發展國際教育樞紐不單是發展一個產業,對於香港發展更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其一,香港不論專上教育和基礎教育都具有獨特優勢,對海內外學子都有很大吸引力,教育產業可以成為香港經濟一個新引擎,為經濟注入新動能。其二,教育產業化是一個完整體系,香港過去在產業化上重專上而輕基礎,等如自斷一臂,當前應盡快補上基礎教育產業化這一塊,打造完整的教育產業生態鏈。其三,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是中央對香港的重要定位,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將可為香港和國家吸納大量人才,長遠更有利香港打造成千萬人口級別的大都會,這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重中之重。

  研究推動基礎教育產業化

  施政報告提出,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學生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加大錄取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這等於是以“先行先試”、有序推進的方式,推動香港基礎教育的產業化。經民聯的研究報告,亦聚焦在基礎教育產業化之上,就著教育產業發展思維、簽證政策、學生宿舍、DSE制度等提出五項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

  教育產業已經成為各個先進經濟體的重要朝陽產業,可以為當地經濟社會帶來巨大的效益。英國作為世界上教育服務發達的國家之一,在2020至21年度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總收入超過400億英鎊,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海外學生的學費。同期,教育產業亦為澳洲經濟帶來了超過290億澳元的增長。英國教育部和國際貿易部更在2019年3月發布了《國際教育戰略(IES):全球潛力、全球增長》,設定到2030年要達到兩大目標:包括將教育出口額提高到每年350億英鎊,以及將每年在英國高等教育系統學習的國際學生總數增加到60萬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