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記者 盧哲)“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近日在香港舉行。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在此間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形成中醫藥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香港與澳門各自具有獨特優勢,可攜手助推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與國際化。
談到中醫藥產業“出海”,石崇榮指出,現時情況是中醫理論超出了西方世界的認知範圍,歐美部分醫學界人士仍質疑中醫理論,比如認為經絡等理論缺乏解剖學依據。歐美國家認為中藥成分複雜、作用機制不明確,因此面臨嚴格監管。比如美國FDA要求中藥按美國“新藥” 標準提交臨床試驗數據,導致中藥很難通過審批。
石崇榮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推進相關進展:一是積極進行國際標準認證。石崇榮說,國際化標準認證是中醫藥國際化的敲門磚,需要根據不同產品類型進行相應標準認證。藥品方面,需要通過美國處方藥或非處方藥的審批,在歐盟需要獲得傳統草藥註冊(THR)等。非藥品方面如中醫藥護膚品,在美國要經過美國FDA認證,在歐洲,要經過歐盟CPNP認證與歐盟的CE認證。
二是進行中醫文化科普。讓外國人瞭解認識中醫藥文化歷史,以及對人類健康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讓國外人感受中醫藥存在的價值。
三是出口產品方面,石崇榮認為,中藥種類繁多,每種中藥成分複雜特殊,每個國家對中藥的審核標準不一,因此中藥出海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可以將中藥轉化成更多保健的衍生產品,如藥食同源的保健食品或中醫藥護膚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