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幼稚園舉行升旗活動,讓學生自幼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右圖: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重開後吸引了大量學校團體參觀,館長希望年輕一代更深入瞭解抗戰歷史,珍惜和平。(圖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媒體發表文章與影片《施政·再報告 愛國主義教育篇》,表示政府就新一份施政報告展開的諮詢至今已收到逾6900份意見,按年增加約一成。他強調會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進一步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
大公報記者同日走訪影片中提及的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即使懸掛一號風球,仍有不少家庭專程前來參觀,有市民表示,銘記歷史是邁向未來的重要基礎,期待月底舉行的新專題展覽。
李家超在影片中提到,近年每逢國慶或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前後,市面常見國旗和區旗旗海,證明市民能夠安心、安全地表達愛國情懷,這是令人欣慰和自豪的變化。他指出,在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保障下,加上政府持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香港社會出現了積極轉變。他回顧說,幾年前本地社會一度不能公開、安全地表達對國家的情感,如今已截然不同,並表示會持續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之中,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幼園生蹴鞠扯鈴學中華文化
教育界方面,幼稚園老師陳曉彤分享了實踐經驗。她所屬的小組於6月底獲得教聯會優秀教師選舉(愛國主義教育組)獎項。她表示,愛國教育早已融入日常課堂,例如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日”,讓小朋友透過蹴鞠、扯鈴等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趣味和多樣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國家的認同與熱愛。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各界將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其中,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自去年9月3日開幕以來,已接待逾16.2萬人次參觀者,當中包括428個學校團體,學生參觀人次超過2.9萬。該館已成為本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