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雨襲港時序(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昨早遭遇黑色暴雨襲擊,為今年首次。黑雨警告持續了近2小時,其後天文台改為紅雨及黃雨警告,下午2時15分全部取消。暴雨期間,全港多處收到水浸報告,其中香港東南部雨勢特別大,累積雨量高達200毫米。但香港整體受影響程度有限,這反映特區政府處理惡劣天氣及突發事件的應急協調機制愈見成熟,管治效能不斷提升。
天文台昨早9時11分掛出黑雨警告後,保安局迅即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聯合發展局、新聞處、天文台、渠務署及運輸署等部門,密切監察市面情況,迅速協調應變措施,確保市民安全。勞工處提醒雇主盡早訂明雇員在暴雨警告及極端情況下的工作安排。教育局發出特別通告,所有下午校即日停課。正在上課的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則繼續上課,直至放學,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讓學生回家。醫管局亦因應黑雨警告作出相應安排。
事實證明,由於香港已建立一整套應對突發事件及極端天氣的協調機制,加上“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密切監察全港情況,相關部門快速應變,因此昨日黑雨雖然為全港帶來充沛雨量,有道路被衝毀,有巴士站須停運,但沒有發生任何嚴重傷亡事件,也沒有較大的財產損失,可以說是好整以暇,安然度過。昨日下午,雨過天晴,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全球極端天氣日益頻繁,香港的極端天氣也比往年明顯增加。特區政府急民所急,想民所想,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應急協調機制。譬如7月20日台風“韋帕”襲港,天文台掛出今年首個十號風球,但在特區政府運籌帷幄之下,市面保持平靜。再如7月11日,台風“丹娜絲”殺回廣東沿海,但由於特區政府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提前部署,統籌各政府部門做好準備和應變措施,安排額外人手候命,結果也是安然度過。
政府的應急協調機制日益成熟,也體現在一些民生突發事件的處理上。土瓜灣益豐大廈日前因私人鹹水管爆裂漏水,導致全部四座大廈800多戶停電,約2000人受影響。不同政府部門、電力公司及協助建立臨時電力系統的機構義工通力合作。民政處和水務署及時調派水車及水箱到場,確保供水無虞。政府還成立了三個臨時庇護中心,並聯絡附近的兩間社區客廳徹夜開放,讓受影響的居民休息。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涉事大廈在事發33小時後初步恢復供電,較大廈法團自行聘請的承建商估計快了至少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