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香港書展講座:張克科談港深河套建設過程
http://www.crntt.hk   2025-07-19 00:58:32
新書講座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記者 段曉魯)第35屆香港書展於1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昨日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張克科舉辦新書講座,對港深河套建設過程進行分享。張克科認為,深港合作要有機制體制的構建,還要有先破後立的創新做法。他形容深港合作就想兩個齒輪轉動一樣,要跟上節奏、速度,並且互相配合才能運轉得好。

  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港深河套:飛地秘辛》,作者張克科集多年來跟蹤、參與河套發展全過程之心得,悉心研究項目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並在妥善保存的大量歷史資料基礎上,以口述史的形式寫出了圍繞“河套前生今世與深港合作”主題的這部簡體版專著。《港深河套:飛地秘辛》清晰展示過往40多年河套問題的關鍵節點和若干值得紀錄的故事,以及它對港深科技合作、雙城願景乃至大灣區未來的里程碑意義。

  張克科在新書講座上表示,河套是港深界河,深圳河治理裁彎取直後產生的一塊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的“飛地”,圍繞這塊地的業權歸屬、發展定位、規劃配套,是一個橫亙40多年的漫長過程,頭緒繁雜、一波三折,背後則是更為恢弘的歷史場景:河套北側新興都會深圳在高科技產業上異軍突起,而南側香港歷經多年產業空心化、近年終在半推半就間決意急起直追,意欲攜手共建進擊的灣區矽谷。

  張克科談到,1981年12月,深港雙方首次會談,正式提出了深圳河套的治理問題。在1982年4月15日,深圳市政府和港英當局簽署了“深港協定”。雙方決定各自成立四個相對應的工作小組,即陸路交通小組、方便旅客過境小組,大小梅沙香港渡輪工作小組、治理深圳河小組,涉及深圳河的內容包括治理深圳河、消除污染、防止共患等。

  張克科稱,這些工作小組後來在深圳河治理被擱置的時候起到了聯絡雙方的作用,特別是方便旅客過境小組,一直延續到香港回歸以後,成為深港兩個城市之間溝通交流的一個特殊通道。在落馬洲-皇崗穿梭巴士、過境訪問簽證、緊急轉運跨境特殊醫護旅客等許多方面都發揮了及時、靈活、便捷的作用。

  關於深圳與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如何融合發展,張克科說,深港合作要有機制體制的構建,還要有先破後立的創新做法。深港合作可以集中在教育科技人才、產業科技創新方面,兩地協同創新形成共同體。他形容深港合作就想兩個齒輪轉動一樣,要跟上節奏、速度,並且互相配合才能運轉得好。

  張克科,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曾任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長、深圳市科協專職副主席、深港產學研基地副主任、深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等,長期關注、參與和主持深港跨境落馬洲河套發展研究,及福田-落馬洲河套協同創新發展等項目研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