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法為何對美國援烏“新方式”反應不同
http://www.crntt.hk   2025-07-16 15:21:11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為應對愈加複雜的外部環境,法國將大幅提高國防預算。(圖源:央視新聞)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德國總理默茨14日發表聲明,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表示歡迎,說他與特朗普過去幾天多次就此溝通,承諾德國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對於軍事援助烏克蘭,在北約眾多的歐洲成員國中,德國的態度非常積極,這背後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來自基民盟的默茨領導的德國新政府想在外交上有所作為,尤其想改變上屆三黨聯合政府面對烏克蘭危機時政策上的猶豫。默茨想展現自己所謂的“強人政治”風格。

  其次,默茨政府對德國外交的定位是,德國要在未來歐洲乃至西方國家中,發揮更積極的甚至是主導的作用。德國現在將援烏的積極態度看作是展現領導力的表現。

  另外,儘管近期德國國內呼籲戰略自主,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的聲音在不斷加強,但是短期內,德國在安全、經濟和能源上對美國的依賴性仍然會很大。因此德國想以所謂強硬的姿態進一步影響美國,同時也是為了獲取美國的支持,進而更好地去維護德國所謂的“歐洲安全”以及歐洲的未來發展前景。

  特朗普14日早些時候在白宮會晤北約秘書長呂特時說,如果俄羅斯沒有在50天內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徵收“非常嚴厲”的關稅;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價值數以十億美元計”,由歐洲國家向美國採購。

  呂特在會晤時表示,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荷蘭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的計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出資國中並沒有法國。

  崔洪建分析認為,法國現在要體現其外交的獨立性,同時法國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作用預留了一定的外交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