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網評:樂見招才引智亮新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 麗
近年來,城市間的“搶人大戰”備受關注,今年多個一線城市也紛紛推出新政策。比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針對應屆畢業生推出“求職7日免費住宿、實習3月免費短租、就業3年優惠長租”等階梯式安居體系,這在北京市尚屬首次。深圳宣布把為來求職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免費住宿天數從7天延長到15天。
新一輪引才競爭有哪些不同?
一是政策更懂年輕人。從面試路費到過渡住宿,從創業場地到科研配套,政策覆蓋求職創業全流程,用真金白銀減輕年輕人的就業創業成本,讓他們能“輕裝上陣”。
二是競爭邏輯在升級。如果說過去更多是“拼補貼”“比戶口”,如今則更強調“拼環境”“築生態”,給年輕人提供更多創新創造、成長成才的發展空間,讓他們能大展拳腳。
三是目標定位更清晰。從“搶人”方向看,更側重於瞄准產業實際和未來發展方向,面向國內外引進科技創新人才。比如,廣東“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首期募集的60多萬個優質崗位中,半導體、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崗位占比超七成。
加快產業升級與新質生產力培育,是新一輪引才競爭背後的重要邏輯。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進入活躍期。我國經濟正從過去依賴土地、資本等要素投入的增長模式,加速向“人才紅利”“創新紅利”驅動轉型,數智融合、綠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成為新引擎。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引才競爭表面上看是人才政策之爭,實際上是創新生態之爭,更是未來發展競爭力之爭。誰能在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上先走一步,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先發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