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中山先生。(圖源: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中國僑網報導,202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日。
在近代中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中,孫中山與廣大華僑攜手並肩,共同書寫了一段不朽的傳奇。
談及華僑時孫中山曾說:“我海外同志昔與文艱苦相共,或輸財以充軍費,或奮袂而殺國賊,去對國民之奮鬥。歷十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無不有‘華僑’二字以長流國人之腦海。”
華僑,始終懷揣著對祖國的深情厚誼和振興中華的崇高理想。他們不僅在經濟上給予孫中山革命事業巨大的支持,更在思想上、行動上成為革命的堅定追隨者和英勇鬥士。
孫中山的革命思想與實踐在華僑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曾說過:“華僑的思想開通較早,明白本黨的主義在先,所以他們革命也在先。”
從興中會的成立到同盟會的組建,華僑始終是孫中山革命組織的中堅力量。1894年,孫中山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而追隨他點燃革命火炬的25人全部是廣東籍華僑。
此後,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華僑們紛紛在海外各地創建興中會分會和同盟會通訊處,形成了“凡有華僑所到之地,幾莫不有同盟會會員之足跡”的局面。
在經濟上,華僑為孫中山革命事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經費支持。
從興中會到同盟會,每一次起義、每一次革命活動的背後,都凝聚著華僑們的辛勤汗水和慷慨解囊。他們不僅捐出積蓄,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來支持革命事業。
相關數據顯示,從興中會成立到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僅華僑的捐款就達700至800萬港元,孫中山先生也由衷的感嘆:“慷慨助餉,多為華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