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積極改變依賴賣地收入的發展模式
http://www.crntt.hk   2025-03-02 11:35:05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網評:積極改變依賴賣地收入的發展模式

  來源:大公報 作者:胡恩威

  特區政府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計赤字為872億元。財赤雖然令人憂慮,但未來政府收入有望增加,2020/21年度政府總收入為5642億港元,預計到2024/25財政年度總收入為6330億元,這是一個正面信息。整體而言,預算案推出了不少積極舉措,包括為長遠發展注入動能,例如創科發展等,輿論認為得到社會肯定。

  開源節流是政府理財要求,未來應進一步細化工作。從節流方面而言,香港需要從成本控制方面入手。例如,未來五年的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1200億元,2025/26年度教育開支1124億元,衛生開支1153億元。基建工程無疑是一項長遠投資,工程類別也要分類,什麼是能夠創造回報率的基建工程、社區小型工程、公共房屋,要細化分析,才能夠把真正產生經濟效能的公共工程算盡在資本投資裡面。

  基本工程開支由2024年預計每年平均約900億元,增加至未來每年平均約1200億元。無論香港是財政盈餘或赤字,都需要檢視問題所在。筆者認為,未來應檢視整體工程布局,由顧問費的厘定,以及顧問費與整個工程項目的營造費百分比掛鈎安排是否合理;是不是有誘因令顧問把工程費做大?現時政府與顧問和承辦商簽署的合約,條款能否保障公眾利益以及處理超支等等,政府應把握主導地位。

  北都發展可多策並舉

  從開源方面而言,預算案提出計劃在未來5年發行1500億至1950億元債券,用於發展北部都會區及基建工程。除了發債,北部都會區發展可以多策並舉。例如,可否採用“政府支持+企業投入”的模式?阿里巴巴計劃未來3年將投入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雲計算和AI設施,若果政府在北部都會區提供土地,由創科產業公司負責整個項目,簽約50年長遠發展。這種做法政府既可以省下發債的利息開支,也可以產生真正的產業效應。政府未來需要透過產業經營的稅收,而不是賣地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減輕依靠土地買賣及土地相關的印花稅為政府收入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