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據報導,7月13日至8月4日,由美國及澳大利亞主辦的“護身軍刀2025”多國聯合軍演在澳大利亞及周邊地區舉行。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日本2015年至2025年已六度參加“護身軍刀”聯合軍演。
10年來,日本通過參加“護身軍刀”,逐步突破“和平憲法”與“專守防衛”原則的束縛,試圖擺脫戰後體制,折射出其持續在海外擴張軍事影響、企圖再度成為地區軍事大國的戰略野心,嚴重衝擊亞太地區和平安寧與戰後國際秩序。
“護身軍刀”系列軍演始於2005年,每兩年舉行一次。“護身軍刀2025”共有來自美、澳、日、韓、英、法等19國超過3.5萬人參加,演習區域首次延伸到澳大利亞領土之外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成為該系列軍演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2015年,日本由“護身軍刀”軍演的觀察員國轉為正式參演國。10年來,日本自衛隊6次參加“護身軍刀”,演習課目不斷拓展,“護身軍刀”日益成為日本加速邁向軍事大國的重要平台。
在參加“護身軍刀”軍演過程中,日本派出軍力規模持續增長。2015年,日本首次參加“護身軍刀”,派出40名陸上自衛隊隊員,與美軍共同參與登陸作戰和射擊等課目。2017年,參演人數增加到60人。2019年,日本首次派出海上自衛隊兩艘艦艇,與陸上自衛隊一同參演,參演總人數超過800人。2023年,日本在此前參演兵力規模基礎上增派導彈部隊,參演總人數超過1000人。2025年,日本自衛隊再次增派航空自衛隊、電子網絡作戰部隊及醫療部隊等參演,參演總人數達1500人,參演艦艇由2艘增至3艘,為歷次參演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與此同時,日本借助“護身軍刀”不斷提升自身進攻性軍事能力。從2015年首次參演起,日陸上自衛隊派出兩棲作戰部隊參加登陸作戰演習,模擬所謂“奪島”行動,這已成為日本參加“護身軍刀”的常規課目。2019年起,海上自衛隊多次派出准航母“出雲”、直升機驅逐艦“伊勢”等主力艦艇,同美、英、澳等國航母及准航母共同參演,提升海空行動中的協同作戰能力。2023年參演期間,日本首次在澳大利亞試射“12式”地對艦導彈和“03式”地對空導彈,利用澳大利亞領土突破國內法律限制,完成了在日本本土無法進行的實彈試射。2025年,日本再次在參演期間試射上述兩型導彈,並首次參加太空作戰訓練。日本常態化利用境外軍演提升自身進攻性軍事能力的意圖愈發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