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韓美士兵在“自由護盾”-2025演習期間進行渡河訓練。 |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近期,韓美兩國在韓國全境及周邊海空域舉行名為“自由護盾”-2025的聯合軍事演習。此次演習以新版韓美聯合作戰計劃為指導,首次對“現代戰爭中多域戰場景”進行實戰化驗證。
“自由護盾”-2025演習分為兩個部分,涵蓋3個階段。第一階段“危機管理”於2月底結束,主要圍繞事態管理、戰備等級轉換、戰爭動員及啟動韓美戰前磋商機制等內容展開,模擬戰爭爆發前的危機響應、遏制事態升級和控制局勢3個關鍵環節。3月10日至20日為“實戰訓練”階段,分為防禦和反攻兩部分。防禦部分為期約5天,主要進行非戰鬥人員撤離、盟友支援協作、防空反導及“首都圈”防衛等行動。反攻部分持續約5天半,韓美聯合部隊綜合運用陸、海、空、天、網“全域”力量,對假想敵實施懲戒性打擊,並承擔穩定局勢、戰後管理和秩序恢復等後續任務。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演習在階段劃分及時長設定上與往年基本一致,但特別突出“全域作戰”理念,並強化對新型作戰力量的應用檢驗。
韓美兩國陸上力量安排了16場旅級野戰訓練。韓國陸軍第25步兵師作為首批參演的地面作戰單位,相繼開展無人機引導打擊、無人駕駛車輛護送傷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清除,以及有人與無人戰車協同渡河等多項演練。該師還與美國第2步兵師聯合進行陣地進攻演練。第25步兵師作為韓國國防部確定的有人/無人作戰試點單位,自2024年起已初步具備相應作戰能力,此次軍演進一步檢驗並提升其作戰效能。
韓國海軍新組建的機動艦隊在此次聯合演習中首次亮相。美國海軍“文森”號航母和3艘“宙斯盾”驅逐艦參加演習,並安排戰略核潛艇臨時停靠韓國,以展示其對盟友提供“核保護傘”的能力。兩國海軍完成彈道導彈聯合攔截、海上交通線控制和編隊巡航等課目演練。
演習期間,2024年10月成立的韓國戰略司令部承擔起“首都圈”防衛任務,統一調度F-35A戰鬥機、“宙斯盾”驅逐艦等裝備,對指揮控制機制進行實戰檢驗。美國駐韓太空軍司令部主導了雙方“聯合指揮管制訓練”第二期,重點開展GPS信號反干擾防護作戰,旨在驗證“地區有事時”的太空作戰支援能力。第一期訓練於1月底舉行,主要聚焦太空態勢感知和情報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