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利用遙感技術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利用和應對洪澇災害提供參考;構建紅樹林遙感智能提取模型,快速有效提取泰國全境紅樹林空間分布數據,為海洋生態保護專題研究提供支撐;在老撾發生潰壩、山火等災害期間,為其提供緊急救災影像援助……
在位於廣西南寧的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其依托自然資源衛星遙感雲服務平台,與泰國、老撾、柬埔寨、印尼等東盟國家陸續啟動數據共享合作機制。2023年以來,已向東盟國家推送影像數據超9500景,向陸地遙感中心推送影像數據超5.5萬景。
該中心調查監測部副主任韓廣萍說,廣西和東盟國家地理和氣候特徵相似,近年來不斷深化衛星遙感應用領域合作,為雙方開展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災後風險評估等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數據和技術支撐。
廣西與東盟陸海相連,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礦產優勢突出,在地質勘查、礦產開發、礦山機械製造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與東盟國家在礦業領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
近年來,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等一系列重要合作平台先後成立,為雙方在礦業、地質勘查、衛星遙感、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開展多方位、深層次合作奠定了基礎。其中,依托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雙方地學領域交流日趨常態化,地質調查及地學科研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南寧)副主任黎海龍說,作為中國—東盟礦業合作重要項目,中國援建的柬埔寨國家地質實驗室於2019年落成移交,其為柬埔寨自然資源與環境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技術支撐,也促進了中國礦業企業對柬埔寨的投資合作和礦業開發。
柬埔寨礦業能源部礦產資源總局局長翁·狄波拉在此間舉行的2025中國(廣西)—東盟礦業合作大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許多中國投資者已在柬埔寨開展推動礦業發展的相關業務,不久前,廣西桂奧海外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獲得柬埔寨磅士卑省奧拉地區勘探許可證。為吸引中國礦業企業並促進礦業合作,柬埔寨有關部門通過法律和監管框架、外商直接投資及投資激勵措施鼓勵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