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網評:濫施關稅只會令美國經濟加速滑向衰退
來源:大公網 作者:盧曉楓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起全球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和貿易市場大動蕩,更意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全球化被徹底顛覆,平等交易的基石被摧毀。這場關稅戰將如何發展,現在仍屬未知數,但若特朗普執意借著濫征關稅來扭轉貿易逆差,結果只是與全球為敵,並導致美國經濟加速滑向衰退。
回顧過去,美國不是第一次利用關稅作為武器,或者可以說,每當美國國內碰到什麼經濟問題時,關稅很多時候是第一個被拿上枱面的“解決方案”。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美國農業和工業陷入嚴重衰退,失業率飈升,國內要求保護產業的呼聲高漲。當時同樣由共和黨主導的國會為回應國內利益集團(尤其是農業和製造業)的訴求,試圖通過提高關稅保護本土產業。猶他州參議員裡德.斯姆特(Reed Smoot)和俄勒岡州眾議員威利斯.霍利(Willis C. Hawley)牽頭推動《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儘管1028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認為高關稅會加劇危機,但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總統仍於1930年6月簽署該法案。
多邊貿易體制是唯一出路
法案將美國進口關稅提升至歷史高點,超過二萬種商品的稅率大幅提高,平均關稅水平從約40%升至近60%,尤其針對農產品和工業品。法案的“效果”立竿見影:隨即引發全球報復性關稅。加拿大、歐洲多國對美國加征關稅,全球貿易額在1929-1934年間暴跌約66%。美國出口銳減(1930-1933年下降約60%)、GDP暴跌,1930-1933年名義GDP從1045億美元降至560億美元(-46.3%),失業率飈升至25%。更為影響深遠的是,此法案進一步催化美國經濟的急劇惡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導致後續多個國家以托拉斯模式主導經濟,也間接引發了軍國主義在歐洲和亞洲出現。
特朗普認為向所有貿易夥伴加征“對等關稅”就能解決所謂“被占便宜”的問題,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此路不通。《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的直接後果是,對貿易的打擊遠高於所獲的利益,當年由於總體需求激減,導致美國大量小型廠商相繼倒閉。亦即原本政府推出法案時聲稱的保護對象,反而變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特朗普真想要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的話,唯一出路是他一直鄙夷的多邊貿易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