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博覽會上,星動紀元、宇樹科技等企業生產的人形機器人與外國觀眾互動。(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東海之濱,“五月之約”畫上圓滿句號。
 
   5月25日,為期4天的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中東歐博覽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落幕。
 
   這場盛會上,中歐客商擁抱老相識、迎接新朋友、展望好前景。三組數據,折射出中歐經貿合作的強勁活力。
 
   第一組數據,關於老相識
 
   ——前三屆博覽會吸引超3000家中東歐企業、1萬餘種中東歐商品參展,促成中東歐商品交易近30億美元、雙向投資簽約500多億美元
 
   透過這場盛會,中國—中東歐合作的“老友記”一再上演。
 
   從裴多菲的詩作在中國膾炙人口,到肖邦的樂曲在無數琴房飄揚;從上海市民用波蘭面粉製作牛角面包,到寧波製造的掃地機器人為羅馬尼亞家庭提供清潔服務……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這場“五月之約”,是一段不斷被續寫的佳話。
 
   2014年,首屆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展在寧波落地;2015年,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寧波舉辦;2018年,首個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在寧波揭牌;2019年,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升格為中東歐博覽會……作為中東歐博覽會舉辦地,寧波不斷深化並擴大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從2019年到2023年,中東歐博覽會已在寧波成功舉辦三屆,超3000家中東歐企業、1萬餘種中東歐商品參展,促成中東歐商品交易近30億美元、雙向投資簽約500多億美元。
 
   在中東歐博覽會這方大舞台,眾多好商品為中國消費者所熟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