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上市銀行深挖潛能 經營質效提升
http://www.crntt.hk   2025-09-22 14:58:43
中國銀行業加快推動金融投資、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業務,增強經營發展韌性。(圖片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5年上半年,中國上市銀行表現穩健,主要業績指標平穩增長。內銀一方面通過優化資產負債、業務和營收結構深挖收入增長潛能,在控風險的同時,穩定資產質量,另一方面通過發展資產管理、擴大金融資產投資等增強發展韌性,持續擴大非利息收入來源。展望下半年,內銀延續企穩回升態勢,盈利狀況繼續改善,非利息收入增長對營收的貢獻將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中國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銀行逐步推動通過下調信貸利率來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實施更大範圍和更大力度的減息政策,釋放穩增長和提振信心的信號。人行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社會融資成本處於低位,2025年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約3.2%,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分別較2018年下半年本輪減息周期以來的高點下降約2.4個、2.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低位。在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的同時,內銀的利息收入下降,淨息差整體延續下降的趨勢,整個銀行業處於“低利率+低息差”的周期環境。截至2025年6月末,內銀的淨息差下降至1.42%,但降幅已放緩。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銀行的淨息差水平逐步企穩,主要受益於政策引導存款利率下調,有效降低銀行機構的負債成本。

  優化信貸資產 應對息差壓力

  主要大行強化利率自律機制,多措並舉壓降負債成本。202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的存款利息支出按年下降17.1%,主要是客戶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39個基點所致。部分銀行淨息差仍承壓的同時,息差水平呈現收窄或邊際改善的積極態勢,展現了整體銀行業在逆周期環境加快轉型的成效。從內銀披露的數據來看,2025年上半年,郵儲銀行淨息差為1.7%,較2024年的1.87%下降17個基點,繼續保持領先。雖然國有六大行的淨息差仍在下降,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淨息差邊際降幅已出現收窄的趨勢。展望來看,下半年內銀淨息差仍有下行壓力,但預計通過精細化的資產和負債定價管理,以及負債成本隨政策利率調整等,淨息差有望保持企穩。未來,內銀在穩定利息收入規模和息差水平的同時,更好地從節約資本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等結構性方式著手,將更好地支持銀行機構實現穩健經營。

  長期以來,內銀的營收較大程度上依賴利息收入,在利率下行期,讓利實體經濟和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需求增大,擺脫利息收入為主要來源的傳統路徑依賴任重道遠,但近年來已有積極成效。除了在傳統的貸款業務和客戶結構上進行調整,不少銀行機構開始轉向資產管理和金融資產投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國際同業經驗來看,以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等為代表的國際銀行重點拓展非利息業務,部分國際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營收超過50%。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為代表的國有大行發揮綜合服務優勢,重點聚焦金融投資、理財、租賃、保險等領域,發揮全牌照優勢,構建以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資產托管為一體的綜合化、專業化服務體系,擴大非利息收入來源。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內銀非利息收入占收入比重上升至26%。同期,A股42家上市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均提升至2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