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舉行記者會,會長冼漢迪發言(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24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對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所提建議以及下半年協會重點創科活動。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表示,協會希望為香港科創事業發展出一份力,也期待今年的施政報告能為科創領域帶來更有利的環境,吸引更多人才參與。
互聯網專業協會成立於1999年,為非牟利專業團體,現時累積超過7800名會員。協會致力推動資訊及通訊科技普及化,縮窄數碼隔膜,令資訊和知識接觸機會更平等,促進香港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及正確應用,為會員在香港、國家及國際市場創造更多商機和就業機會。
冼漢迪早前與特首會面,提出兩大施政報告建議。第一,是加快推進電動車充電設施發展。冼漢迪說,香港有近10萬個停車位備有充電基礎設施,但其中公共充電設施僅有11180個,快速和高速充電設施更僅有約2000個,並且存在各區分布失衡問題,無法滿足車主快速充電的需求。其次,香港電動車充電接口標準主要採用歐洲標準,內地為國家標準,在跨境通行日益頻繁的今天,為車主帶來不便。鑒於此,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推進實現歐標充電頭的縣區全覆蓋,為香港車主北上提供了便利。
冼漢迪認為,在即將實施粵車南下的背景下,香港亟須加快建設兼容多種標準的快速和高速充電設施,以滿足內地跨境電動車車主的需求,同時亦可因增設充電設施而進一步滿足本地車主需求。他建議,一是基於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的資助私營機構安裝高速充電設施計劃,進一步推進建設支持國家、歐洲等多種標準充電接口的高速充電樁,尤其是北部都會區的充電網絡規劃,應探索多標準充電設施建設,確保滿足兩地車主充電需求;二是加強與內地交通等有關部門溝通,在香港多種標準接口共存的情況下,探索統一的電動車充電認證機制,減少因設備不匹配帶來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