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誕平為文化傳承建言 可穿插現代因素
http://www.crntt.hk   2025-10-01 00:08:10
汪誕平接受記者採訪。(中評社 王若菡攝)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實習記者 王若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汪誕平9月28日出席2025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討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汪誕平從本次活動感悟到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具體建議進行了全面闡述。

  首先,汪誕平高度認可本次祭孔大典活動的文化內涵和實踐意義,並表示他在台灣地區也曾參加台灣地區官方舉辦的祭孔相關活動。對於本次祭孔大典的民間組織活動,汪誕平認為除了承辦場地和規模可圈可點之外,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結合的形式非常新穎且易於當代年輕人接受。現在中國大陸在進行民族復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台灣地區卻在進行教材“去中國化”,導致中華文化在台灣地區受到很大的擠壓。因此汪誕平認為,舉辦類似於祭孔大典的活動是非常迫切而且非常有必要的。不僅是弘揚中華文化,也是突破民進黨當局打壓的很好的方式。可見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也希望活動會越辦越好,爭取每一年都會有創新的特色展示。

  談到活動的形式創新,汪誕平還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因為中國文化是發展的、是與時俱進的,在保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的前提下,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穿插的一些新的元素、現代的元素,是一個必然趨勢。例如活動當中有歌手現場駐唱,以及讓一些小朋友進行相關的節目表演。汪誕平說:“雖然小孩子可能會因為沒有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導致很難整齊劃一,但是這也很可愛、自然,小朋友的靈動是很打動人的。這樣不僅讓小朋友有參與感從而印象深刻,也更便於年輕受眾們接受。”

  與此同時,汪誕平還提到當前兩岸交流活動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民進黨政府的打壓和遏制。例如民進黨對公立學校的教師到大陸來進行正常的學術活動都要求進行報備,將來會不會延伸到私立學校尚未可知,但一定會導致兩岸學術界的交流越來越受到限制。也就是說通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去限制教育交流,那就無形之中阻礙了學術發展。汪誕平也強調,我們要保持一個相對積極的心態——中華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文化不僅僅是四書五經或是抽象的理論知識,它還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價值認同,是一種能量傳遞。例如抽象的理論知識是很難被基層群眾廣泛接受的,但是像悟空的故事卻很容易打動兩岸人民,因為這是中國神話獨有的浪漫而不是西方的敘事,中國神話早已深入人心。這種文化的滲透力是很難阻止的,所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此時此地就特別具有迫切性。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