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搜索識別目標、占領攻擊陣位、鎖定瞄准擊發…… 
 仲夏,黃海某海域風大浪急,中國陸軍第71集團軍某陸航旅組織直升機對空射擊演練。機組連串動作後,空空導彈拖著白色尾焰直撲目標。
 
 很快,數公里外海域上空,大速度飛行靶機被擊毀,墜入海中。
 
 “不預先通報靶機航線、不固定靶機飛行速度,全程讓飛行員自主占領攻擊陣位、選擇攻擊時機、完成盡遠攻擊。”該旅領導介紹,通過近似實戰環境錘煉,有效提升了戰鷹對空攻擊能力。
 
 有了首發命中戰績,一級飛行員劉傳魯面對再次放飛的靶機充滿自信,準備沿原航線突防後實施側翼攻擊。
 
 誰知,指揮組增加訓練難度,不斷改變靶機航向、速度、高度。飛行員們綳緊神經,全力應對。
 
 劉傳魯放棄側翼攻擊方式,改用尾追攻擊。他操縱直升機大速度追擊、大坡度轉彎、大角度躍升,對靶機緊追不舍。
 
 10公里、8公里、6公里……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座艙屏顯上,靶機外觀逐漸清晰。此刻,瞄准具顯示目標鎖定,劉傳魯抓住戰機,果斷按下“發射”按鈕,命中目標!
 
 該旅領導介紹,為了讓訓練與實戰更好接軌,每次飛行前他們都會準備多條航線。飛行中,塔台還會臨機下達指令,“液壓油洩漏”“動力系統受損”等特情處置課目不斷上演,提升飛行員臨機應變、臨機決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