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現場:馬新強談中國激光產業全球領先
http://www.crntt.hk   2025-03-09 00:34:59
馬新強。(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俞敦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接受採訪,分享了華工科技如何在激光裝備領域破解“卡脖子”技術,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歷程。他強調,透過自主創新,公司不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還推動中國激光產業躋身全球領先地位。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受訪時,以詳實的案例與數據,闡述了公司在高端激光裝備研發與產業化方面的努力與成就。

  馬新強首先介紹了激光技術的重要性。他表示,激光被譽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因其獨特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以手機和汽車為例,其中70%的零部件製造與組裝都離不開激光技術。然而,作為被國外發達國家嚴格管制的技術,中國在高端激光加工裝備領域長期受制於人。20年前,這類裝備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甚至連激光器加固用的一顆螺絲釘都要花3美元從國外購買。他坦言,這顆小小的螺絲釘成為警鐘,激勵華工科技走上自強奮鬥的道路。

  馬新強表示,為了攻克“卡脖子”技術,華工科技多年來在高端激光裝備領域奮起直追。馬新強特別提到,公司成功研製汽車白車身激光焊接裝備,打破了國外近40年的技術壟斷,迫使國外產品價格下降超過40%。如今,華工科技僅需43秒即可完成一輛新能源汽車車身的激光焊接,創下行業最快紀錄。這款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90%,已服務下線車輛超過4500萬輛。此外,公司還開發了100多套激光裝備,服務汽車產業鏈中數千種零部件的生產,有力支撐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

  馬新強進一步指出,華工科技不僅實現了高端激光裝備的進口替代,還開始出口,產品訂單量已超越國際品牌。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走完了國外巨頭30多年的產業化歷程,創造了70多項“中國第一”,並牽頭制定了中國激光行業首個國際標準。目前,產品以每年35%的增長速度銷往全球,改變了全球激光裝備產業格局,讓更多中國製造業企業得以負擔高精尖的激光裝備。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