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紀委以有力監督推動“寧電入湘”特高壓線路工程投運後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圖為近日,該公司紀委工作人員在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中寧換流站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圖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雙碳”目標的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強調“我們必須深入分析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點工作,統一思想和認識,扎扎實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等也對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進行了部署。
“十四五”期間,我國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新能源汽車年產突破千萬輛大關、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歷史性超越化石能源、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單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中國發展的“綠意”正越來越濃,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將護航“雙碳”目標落實落地納入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相關決策部署加強監督檢查,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系統施治,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強化責任擔當,為經濟發展減碳增綠提供堅強保障。
深入一線走訪、主動發現問題,推動疏通低碳轉型堵點
自動化生產線全速運轉,鋰電池負極原材料通過電腦控制自動入庫……這是鋰電池材料製造企業——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最近的景象。“我們在省裡獎補資金的支持下,得以實現對生產線的節能改造,改造後生產每噸產品的能耗顯著降低,降幅達5%左右。預計整個工廠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2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700噸。”坤天新能源的負責人李永彤表示,“這要感謝當地紀檢監察機關的幫助。”
原來,今年4月,這家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企業還在因獎補資金兌現“卡殼”而困擾。根據當地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獎補政策,坤天新能源去年申報了1000萬元的獎補資金,前期80%已順利到位,本該今年3月撥付的剩餘20%,卻因驗收材料一直沒有過審而遲遲拿不到。當地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人員在開展一線走訪中瞭解到該企業面臨的問題後,第一時間督促相關部門對驗收材料進行會審,並全程跟蹤督辦。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保障下,困擾企業的難題很快得到解決,剩餘獎補資金隨後撥付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