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版照片,上下圖分別是6月19日和7月9日拍攝的懷集縣城一十字路口畫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7月8日至9日,記者重返遭遇“6·17”嚴重洪澇災害的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當初被洪水圍困、淤泥堆積的街道,如今已整潔如常,群眾生活重回正軌。隨著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恢復、清淤工作的完成,工農業復產也按下快進鍵。
“當時洪水來得急,水位上漲極快!”懷集縣中洲鎮中心村村支書梁可梓指著墻上近2米高的洪痕,對洪水襲來時的景象仍心有餘悸。“好在及時轉移了人員、物資,人都平安。”他說,現在村裡在抓緊搶修被損毀的灌排農渠,不能誤了晚稻的播種。
梁可梓滑動著手機裡的視頻、照片介紹道,洪峰過境後,當地幹部群眾與各地救援隊伍一起,對全村道路和房屋進行了清淤消毒工作。對一些短時間內無法返回自家居住的村民,村委會提供相應的住宿安排。
“我兩天前才把家裡全部收拾好,現在已經搬回來住了。”在中心村受災較嚴重的村民梁波家中,洪水曾漫到房屋二樓。現在房屋內已基本打掃乾淨,更換了新的床和被子,洗乾淨的衣服晾曬在太陽下。在整潔的廚房裡,梁波連聲招呼記者:“喝杯熱茶!”
梁波說,村委會的人常來幫忙清理淤泥,供電局也來人更換了泡水的電閘。
災害發生後,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立刻投入4000餘人搶修隊伍,以及76台應急發電車、21台排澇裝備、2台水陸兩棲車、237台應急通信裝備、17台應急照明裝備開展搶修復電,60小時內全面恢復懷集受影響用戶供電,保障了災區人民群眾的用電需求。
在懷集縣中洲鎮的農貿市場上,商販正在售賣豬肉、水果等。街邊的小店重整一新,不少村民正購買日用品和農副產品,街上車來車往,一派熱鬧景象。
“洪水一退,我們立馬開始清淤、打掃店內衛生,6月25日就已重新開業。很多村民要來我們店購買農副產品,所以要抓緊開門。”中洲鎮一商店老板文則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