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據新華社消息,日前,記者跟隨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組織的“重建家園 溫暖過冬”主題採訪活動走進甘肅省積石山縣、遼寧省建昌縣和青海省民和縣,實地探訪災後恢復重建進度、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保障情況。
積石山縣,一場大雪剛過,寒凝大地。在大河家鎮四堡子新村集中安置點,村民韓少明一大早熱得只披著件單衣。
“家具家電陸續到齊,老家移栽過來的花都存活了下來,新家越來越像樣了。”記者來到韓少明家時,他正布置新買的櫃子、查看花草的長勢,屋內屋外忙活。亮堂的小院內,印有“喬遷之喜”的窗花格外醒目。
去年積石山6.2級地震中,韓少明家的房子被損毀。通過政府補助15萬元、貼息貸款10萬元,再加上自籌的5萬多元,他選購了集中安置點內這棟128平方米的兩層小樓。本以為新房要在明年才能建成,但讓他驚喜的是,從破土動工到建成交付不到7個月的時間。10月底,一家人趕在入冬前搬進了新家。
住有所居是關鍵,保暖保供是重點。外墻做了保溫、樓上樓下各配有一台空氣能熱風機、取暖高峰時段的電價衹有市場價的一半……韓少明向記者細數新家的取暖情況,相較往年燒煤取暖,入住一個多月以來,他最大的感受是“新家熱乎又安全”。
“我們把受災群眾如期搬入新居作為全年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居民住房建設,絕不能讓群眾在板房裡過冬。”積石山縣縣長馬占彪介紹,目前全縣13個集中安置點、10015套房已全部建成並交付使用,維修加固和原址重建任務也全部完成。此外,將樓房安置點集中供暖、平房安置點清潔取暖“煤改電”項目以及特殊困難群體臨時救助相結合,多措並舉保證群眾溫暖過冬。
災後重建,生計問題是一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