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縣明新書院外觀。(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南投9月8日電(記者 方敬為)南投縣集集鎮“明新書院”為南投清代遺留的“四大書院”之一,該書院相對特殊,位在小學校園內,書院廣場正對著永昌國小的操場,成為學校的另類設施,校方也加以利用,與書院管理委員會合作,運用書院空間教學書法等社團課程,學生在古典建築內寫書法,別具特色。
明新書院被登錄為三級古蹟,建於清光緒年間1885年,位於南投集集永昌國小校園內。書院建物採古典宮殿式設計,坐東朝西,為三開間、單進二護龍的建築。三開間的正殿,地坪升高5階,使殿宇特別明顯。書院在講堂與齋舍間,講堂呈長方形,縱深12.8米,分正殿、拜廊、過水、兩側廂房,廂房又合繞圍成一小天井,廟埕的一角還設有一座惜字亭,古色古香。
書院的樑柱上有豐富的字畫與彩繪,正殿上方懸掛“掌握文衡”、“立我蒸民”、“奎壁聯輝”等古匾。其中“掌握文衡”是由光緒皇帝頒賜。該書院迄今仍延續教育功能,歷經日據、台灣光復並挺過921震災,雖然正殿現在已成為文昌廟,但書院廂房仍然作為小學生社團活動的空間,不只讓學生練習書法,還有圖書空間開放學生自修。
書院除了主祀文昌帝君,還配祀有魁斗星君、制字聖人、紫陽夫子、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其旁過水間供奉地藏王菩薩及開廟恩主等神位。各地要參加考試的學子都會來這裡祈求文昌帝君保佑,並於考試順利錄取後回來答謝。結合教育與宗教信仰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