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港股升勢持續,恒指昨再飆408點(1.6%),收報25538點,創2021年10月以來新高,連升4日累漲1039點(4.2%),單日成交額增至3330億元,為超過3個月最多。惟北水轉走資13.2億元,結束13日淨流入趨勢。資金輪換回到大價股,近八成藍籌報捷,科網股成資金追捧目標,騰訊(0700.HK)急漲4.9%,創52周新高。瑞銀認為,港股估值仍然吸引,北水會繼續南下買港股,建議吸納高息股和科技股。
信報財經新聞報導,本月底多隻重磅股揭開業績期序幕,摩根士丹利指出,最近MSCI中國指數當中,有246隻成份股、佔比47%的公司盈利預測共識(consensus)獲上調,較遭下調的11%為多,市場對中資股後市偏樂觀,獲大摩、業界共識上調盈利預測,兼被該行“增持”評級的有9隻潛在績優股值得持有。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有機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訪問中國,市場憧憬中美衝突稍為緩和,而內地反內捲措施或為競爭激烈的行業降溫,昨天平台經濟股氣氛明顯好轉,百度(9888.HK)炒高逾6%,為表現第二佳的藍籌股,僅次於快手(1024.HK)的7%升幅,美團(3960.HK)漲3.3%,京東(9618.HK)彈2.8%,阿里巴巴(9888.HK)上揚2.5%。科技板塊普遍造好,騰訊抽升4.9%,以全日高位552元收市,市值重返5萬億元。科指五連捷,昨升138點(2.5%),報5745點;國指高收165點(1.8%),報9241點。
北水為今年支持港股的一大動力,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報告中提到,隨著北水持續買港股,內地投資者佔香港自由流通股比例達21%,該行重新評估對港股的投資框架,外賣平台和其他行業的競爭壓力,或導致盈利預測下調,港股短期面臨一定壓力,但估值吸引,北水南下趨勢有機會維持,惟速度可能較上半年慢,外資亦有機會加碼,建議買高息股和科技股。
另一熱炒主題為中國新消費股,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直言,中國知識產權(IP)備受年輕一代青睞,部分更走向全球市場,投資者追逐“中國新消費主義”主題推動下,為港股今年內表現向好的原因之一,相信未來十年將是中國IP的“黃金時代”。馬磊補充,消費者會把自身情感投射於產品上,買IP屬於“情感消費”,預期高增長股推動下,消費行業在下半年可繼續跑贏大市,不過,部分新消費股市盈率已經過高,個別甚至逾100倍水平,市場未來對其估值的判斷成為一大難題。
A股未能保持日前強勢,滬指昨收報3582點,升不足1點(0.01%);深成指先升後回,收報11059點,跌40點(0.4%),兩市成交額18646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