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日,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正式獲批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此次IPO有望成為港股近年來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港股IPO再次引發市場關注。年初以來,港股IPO已有10餘家,中國企業海外融資1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倍,其中香港為主要市場。國際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國際長錢積極布局
今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積極向好,港股漲幅全球第一。前2個月共有41家內地企業遞交上市申請,同比增長超2倍。“過去一些長錢較少參與IPO,但是現在境外長線資本已比較活躍入場參與港股IPO認購。”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香港組執行負責人陳永仁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2024年下半年以來的幾宗大型IPO中,多個項目均引入長線投資者作為基石。
“還有兩個關鍵特徵表明國際長錢回流。”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一是新股上市後表現強勁,市場對新股接受度明顯提升。比如,蜜雪冰城IPO凍結資金創歷史紀錄。二是實現大規模再融資。比亞迪港股再融資閃電配售56億美元,這是香港歷史上第二大增發項目,也是過去10年全球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股權再融資項目。
中東投資者在香港市場的投入增長創下紀錄。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等中東主權基金對港股投資力度加大。ADIA參與了2024年9月份美的集團在香港的上市發行,且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股份,顯示出中東資金對中國龍頭企業的興趣。
除了直接投資股票與併購,中東資金也借道基金產品加碼配置。2024年10月份,沙特推出首批跟蹤港股的ETF基金,也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ETF,該ETF通過投資香港上市的指數基金間接持有美團、安踏等港股龍頭企業。東南亞地區資金主要通過主權基金和家族辦公室等渠道配置港股。歐洲和其他地區主權基金同樣關注港股,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等全球資本巨擘的身影頻現招股書。
高盛、匯豐等機構指出,國際長線資金對中國資產的信心修復是港股復甦的核心驅動力,且這一趨勢具備基本面支撐。香港在202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重登三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