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滙豐整合全球最大主動型新興市場基金數據後,發現有關基金上月“低配”中資股幅度有所加大,其中,有基金減持了部分股份後,轉而增持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中資股,包括在港上市部分重磅科技股。
信報財經新聞報導,主動型新興市場基金2月份“低配”中資股的幅度為290基點,較1月份的260基點略為擴大,反映中資股股價上升速度,較基金調配新資本的速度更快。上述數據由滙豐收集,來自全球約300隻最大的主動型新興市場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達5600億美元。
滙豐指DeepSeek的出現,推動了更多新興市場基金增持AI相關中資股。一眾中資AI相關股份當中,上月300隻基金對美團(03690)、金山軟件(03888)及攜程(09961)的增持幅度最顯著,分別達到3.4個百分點、2個百分點及1.9個百分點,小米(01810)及阿里巴巴(09988)期內獲增持幅度亦錄得1.3個百分點。
滙豐推斷,流入中資科技股的主動型新興市場基金,有部分來自減持其他中資股,因海外收入佔比較重的中資股,如拼多多及滔搏(06110),期內於一眾新興市場基金持股當中,錄得最大減持幅度,達到2.2個百分點。
以整體新興市場基金計,美團是獲主動型基金增持幅度最大的股份之一,而滔搏及申洲國際(02313)則是減持幅度最明顯的在港上市中資股。整體市場方面,與主動型基金本身的基準指數比較,新興市場基金最“高配”的市場分別是巴西、墨西哥及印尼,反觀最“低配”的市場則是中國、沙特及韓國,惟整體有超過九成基金的持倉仍有覆蓋中資股。
另一邊廂,市場關注資金是否開始從美股輪動至中資股,道富環球投資管理環球投資總監Lori Heinel表示,上周全球資金流數據反映美股整體仍有資金流入,估計可能是有投資者入市撈底或為投資組合再平衡所致。她指出,機構投資者需時調整資金配置,通常最少要一個月,最長甚至三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