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中亞各界人士密切關注著正在召開的中國全國兩會。連日來,中亞多國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經驗為中亞各國現代化探索提供重要啟發和借鑒。
吉爾吉斯斯坦前外長傑克申庫洛夫長期關注中國發展。他認為,中國在探索現代化道路的進程中,能夠利用好自身資源實現可持續、全方位發展,且能夠使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發展現實與全球大勢相適應。“對面臨經濟社會發展新挑戰的中亞國家來說,中國的經驗十分寶貴,中國式現代化為中亞國家推動工業、物流、能源等領域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哈薩克斯坦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然謝伊托夫指出,中國沒有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而是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能夠根據新變化及時有效調整政策。中國式現代化為中亞國家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特別是在因地制宜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
中亞多國人士指出,在逆全球化思潮和單邊主義抬頭的今天,中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合作,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代表的中國方案倡導合作共贏,贏得廣泛贊譽。
塔吉克斯坦中國問題專家拉蘇洛夫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亞地區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動力,鐵路、公路、工業園區等合作項目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當地經濟一體化水平。他特別提到,在中方支持下,塔吉克斯坦對一系列小型水電站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這些項目不僅加強了塔吉克斯坦的能源安全,也促進了本地區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在拉蘇洛夫看來,中國已成為中亞國家的重要合作夥伴。中亞各國在探索本國現代化發展路徑時可借鑒中方經驗,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工業化和創新發展等領域。
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人工智能、綠色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取得亮眼成績,並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與中亞各國分享產品、技術和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