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歲的梁女士和丈夫開著房車從北方來到雲南旅居,最終在保山市昌寧縣橄欖河熱泉景區住了下來。“溫泉水質好,人熱情,空氣好!”她說,夫婦倆已融入當地日常生活,去趕集,去餐館嘗嘗本地菜,跟老鄉聊天,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目前,保山市建成溫泉類A級旅遊景區19個,溫泉酒店、民宿1000多家,床位近2萬張。保山逐步推進的“引泉入城”“引泉入戶”工作,已讓42個旅居項目實現了溫泉入戶。
近年來,保山市以“溫泉+”為引擎,推動溫泉與文旅產業、戶外運動、休閑康養等融合發展。
雲南高原溫泉康養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朱為模說,溫泉不僅是自然休閑資源,更是經科學驗證的“天然藥庫”,富含矽、硫、氟等礦物質,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關節酸痛。與康復醫學、運動科學結合後,溫泉從“被動泡”轉向“主動治”,進入“醫康養”的新階段。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保山市省外戶籍旅居人數已超過10萬,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保山溫泉不只是一池溫泉,更是時光淬煉的自然饋贈,也是連接不同生活方式的溫暖紐帶。隨著“溫泉+”產業的蓬勃發展,這座“世界溫泉博物館”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