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由湖南路橋建設集團承建的張官高速控制性工程洞庭溪沅水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為2026年全線通車奠定堅實基礎。(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上半年充換電基礎設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近70%、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基本下達完畢、上半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接連公布上半年投資情況。專家分析,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工具,加快推進“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投資實際增速基本穩定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654億元,同比增長2.8%。怎麼看這一增速?
一看名義增速。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8%,這是名義增長速度,較前5個月有所回落。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4816億元,同比增長6.5%;第二產業投資88294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投資155543億元,下降1.1%。
二看實際增速。扣除價格因素影響,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3%。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分析,今年以來,生產資料價格,尤其是建築材料價格下降幅度較大,扣除相關物價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全年實際增速提升了0.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後,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基本穩定。
盛來運分析,投資增速波動或小幅回落,既有現實因素,也有深層次原因。現實因素主要是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內部價格下行、企業競爭加劇,相關市場主體投資決策更趨謹慎。從深層次因素看,進入新發展階段以後,發展方式在轉型,新舊動能在轉變,傳統行業投資相對比較飽和,一些產能要出清。“這些傳統產業的調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內會加大投資增長壓力。所以,對投資增速的變動要全面來看待。”盛來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