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
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35.6%
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滅火飛機AG600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與生產許可證;移動操作機器人實現“手足眼”一體化控制,在航天航空、半導體、醫藥等製造環節應用超千台;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25.5%……上半年,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速,創新應用成果加速落地。
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更加壯大。上半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4.2%,航天器及運載火箭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均以兩位數增長。
人工智能賦能作用持續加強。我國孕育並開源共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向各行業領域滲透,首型取消駕駛室的純電無人礦卡在我國煤礦投入運營,大模型在電子、原材料、消費品等行業加快落地,為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提供助力。
產業創新平台建設不斷推進。截至6月底,建成33家國家級製造業中心,將重點領域241家中試平台納入重點培育庫。
“目前,我國中試平台建設主要聚焦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信息技術、新興和未來產業、共性需求等國家戰略與產業發展急需的6個關鍵領域,加快打造製造業中試服務網絡,促進中試資源互聯互通。”謝少鋒介紹,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以提升中試能力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目標,突出中試平台的區域特色和支撐作用,引導中試平台提升服務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突破和產業化應用,力爭2025年底前培育5個以上國家級製造業中試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