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黃金大牛市還會持續嗎?
http://www.crntt.hk   2025-04-23 15:30:56
黃金成為貨幣至少有三千年歷史,如今仍是各國央行的貴金屬儲備。(圖片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筆者於2016年寫了一篇文章《換美元不如買黃金》,指出各國為了應對經濟不振的難題,基本採取了超發貨幣的對策,且遠超黃金產量的增速。但當時這一觀點受到很多的批評。正是因為有質疑,我才開始認真研究黃金,越研究越覺得黃金作為一種避險和保值工具,或具有長期持有價值。

  研究二戰後的全球各國經濟狀況,筆者發現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部分國家採取的對策基本相同,通過財政部門發債來緩解經濟失衡,然後讓央行來購買國債,由此帶來央行擴表,於是形成貨幣超發。這就是所謂的MMT(現代貨幣理論),或稱為財政赤字貨幣化。

  如美聯儲持有美國國債的比重超過美聯儲總資產的60%以上,日本央行則持有本國國債比重更多,而中國央行持有比重大約在4%左右,這是否意味著以後增持空間很大?

  印鈔容易 改革難

  政府財政舉債的目的是解決經濟失衡問題,而經濟失衡的原因往往是經濟結構的扭曲,要麼是貧富差距的擴大導致消費不振、產能過剩;要麼是供給短缺導致通脹惡化;要麼是資產泡沫破滅後引發的債務危機。應對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但改革必然會觸動利益、阻力很大,而通過貨幣超發的方式不直接觸動利益,皆大歡喜。

  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與黃金脫鈎之後,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整體貶值幅度達90%以上,而美元又對黃金貶值90%以上。從配圖中發現,1990年以來,衹有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幣對美元是升值的,全球貨幣的普遍超發和貶值,使得人們對紙幣氾濫的擔憂進一步加深,增大了人們對黃金這種天然具有貨幣屬性資產配置比例的需求。因此,黃金上漲的長期邏輯應該是成立的。

  在過去這些年裡,每次筆者推薦黃金,總有人提醒:比特幣將取代貨幣,黃金將不具有貨幣屬性,只剩下消費屬性。那麼,我想問的是,比特幣真的能替代黃金嗎?從字面看比特幣是貨幣,也具有貨幣的基本特徵,如交易、結算和儲備等,但它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法定貨幣的相對穩定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