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新華網報導,在美國關稅政策嚴重衝擊國際經貿格局之際,中國外貿首季報更顯韌性:今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3%;月度增速逐月回暖至6%,逆勢搏出一條上揚曲線。
面對“市場難測”叠加“市場難做”的不利形勢,中國外貿基本盤如何鞏固?新動能如何激發?競爭力如何提升?近日,記者赴海南、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地,調研經貿展會、車間廠房、園區平台,感知中國如何頂住壓力,在逐“新”攀“高”中奮勇向前。
奮力突圍,頂壓搏出上揚線
近日,一股“反向海淘”熱潮在全球兩大經濟體間悄然興起。
隨著美國政府對中國產品加征畸高關稅,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開始通過中國電商平台下單,跨境選購“中國製造”。智能電器、家居用品、箱包皮具等一系列款式多、價格優且品質上乘的生活好物成為海外消費者“購物車”裡的“常客”。
從國內百姓熱衷於從海外購買商品到外國人希望擁有來自中國的優質商品,轉變背後是國貨出海奮力追趕、突圍而出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變亂交織,外部困難挑戰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國進出口規模連續8個季度超過了10萬億元,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從1月份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到3月份增長6%,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我國外貿實現平穩開局。
這個4月,深圳市鴻緒錦科技有限公司外貿經理高彬一直馬不停蹄地和中東、歐洲等新客戶講優勢、談價格。公司推出的無線智能擦窗機器人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面對當前形勢,我們快速對接其他渠道,擴大採購對象範圍,從大宗批發買家輻射零售消費者,如今出貨量的日益增多讓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