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擴大內需是戰略之舉,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首位。
以舊換新拉動市場銷售增長、服務零售保持較快增長、交通出行類服務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亮點紛呈的消費成績單背後,財稅金融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春節檔電影票房連破紀錄,冰雪消費正酣……新年新氣象,記者走進熱氣騰騰的新春消費市場,看財稅金融如何從供需兩端持續發力,不斷打開消費新空間。
提升消費意願,支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
春節前夕,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三大品類“國補”政策正式落地。上海市民陳傑立馬給自己置辦了“年貨”:“舊手機用了5年,屏幕都裂了也沒舍得換,這回‘國補’加上平台跨店滿減和地區消費券,新機一下子便宜了好幾百,確實划算。”
“以舊換新政策擴圍以來,每天都有大量消費者進店咨詢,詢問能否享受補貼政策。”小米天貓事業部總經理吳茜表示。截至2月9日,天貓平台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整體成交環比分別增長超過41%、72%、60%。
“真金白銀”的補貼迅速點燃消費熱情。據商務部統計,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共惠及6400多萬消費者,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等產品的銷售額超1.3萬億元。今年補貼政策擴圍後,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1470.4萬名消費者申請了1886.7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政策加力擴圍,財政資金提供堅實保障。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達了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各地積極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截至2024年底,1500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已基本使用完畢。今年,中央財政已預下達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批資金81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