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鵬指出,觀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台政策不僅要看特朗普本人對台海問題的看法,更需要關注研究其幕僚團隊。(中評社 袁曉麥攝) |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 林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不久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就未來四年中美關係走向、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華策略、對台政策及台海局勢和兩岸關係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解析。李鵬表示,特朗普最大的特點在於高度的不確定性,加之具有非常強的隨意性和不信邪等特點,這使得其上任後會帶來巨大的變數。目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會優先考慮美國的利益。同時,李鵬也指出,觀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台政策不僅要看特朗普本人對台海問題的看法,更需要關注研究其幕僚團隊。他認為,特朗普最終的對台政策將會是其本人的商業思維與幕僚團隊戰略思維的結合決策結果。
李鵬強調,善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及持續複雜嚴峻的台海局勢,應用“變局、大局、全局”的戰略思維來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掌握實現中國統一的戰略主動是當務之急。他指出,堅定祖國最終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的信心,堅定國家的發展進步是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信念,堅定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的決心,堅決鞏固國際社會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對於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要有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
特朗普政府對華策略不同於拜登政府“共存思維”
中評社記者:我們看到,特朗普政府團隊中有不少對華鷹派人物,包括盧比奧和沃爾茲分別擔任國務卿和國安顧問,且盧比奧還在中國的制裁名單中。您如何解讀這一人事安排所釋放的信號?您認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華策略與拜登政府相比會有怎樣的不同?
|